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?

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

成语拼音: jiē lái zhī shí
读音正音: 嗟,不能读作“jué”。
成语易错: 嗟,不能写作“蹉”或“磋”。
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
成语典故: 春秋战国时期,有一年,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,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,而被活活地饿死。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,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,施舍给他们。 一天,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,拖着一双破鞋子,摇摇晃晃地走过,黔敖看到后,便左手拿起食物,右手端起汤,傲慢地吆喝道:“喂!来吃吧!”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,说道:“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‘嗟来之食’才饿成这个样子的。” 黔敖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,便向饿汉赔礼道歉,但那饿汉最终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于路旁。
英语翻译: a handout
近义词: 残羹冷炙、盗泉之水
成语解释: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成语出处: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!”
成语例子: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 ◎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五回
百度百科: 原指悯人饥饿,呼其,“嗟,来食。”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或食物。主要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得有骨气的穷人,说明人的尊严比生命还重要,赞扬了他为维护尊严而斗争的精神。也讽刺了当时富人的傲慢和无礼,警示我们要尊重他人。

嗟来之食的造句

嗟来之食

1、我人穷志不穷,这种嗟来之食,我寧死也不肯接受。

2、明明吃的自己的食物,仿佛嗟来之食;明明自己的事情,仿佛还得对别人负责。

3、这个爱心团体冬令救济时,很能体恤难民,让人不会有嗟来之食的感觉。

4、偶然良心发现微感歉疚,问老公:你就不能有点骨气,不吃嗟来之食吗?

5、百一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姚志方写了一幅字“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”。

6、不受嗟来之食的老奶奶是很多人的榜样。

7、百一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写了一幅字“志士不饮盗泉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”。

8、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性情中人不受嗟来之爱,她宁与胡适断交,也不离翁瑞午,我以为,那是小曼骨子里的真与傲使然。

9、对于西部地区而言,长期依靠国家援助,又容易产生吃嗟来之食的感觉和等靠要的矛盾心理,援助增加了就是国家应该,援助减少了就心理不平衡甚至产生抱怨情绪。

10、这就是“嗟来之食”这个词的由来,表示带有侮辱性的施舍,而在中国文化里,也逐渐强化着“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”的傲骨。

11、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何况软食乎?

12、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’但眼。

13、贫病交加的朱自清,宁肯饿死,也决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,永远值得赞扬。

14、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写了一幅字“志士不饮盗泉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”。

15、须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劳苦大众人格与领导们是平等的。

16、做人要有骨气,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

17、我这是诚心诚意地邀宴,可不是嗟来之食

18、我饿了,有没有哪位好心人,给点嗟来之食。李宫俊

THE END